牛,是中国人饮食、交通、农耕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,更是中华民族勤劳、朴实的象征。因此,民间创造了许多涉及牛的成语,经久不衰。下面为大家介绍十个常用的关于牛的成语及其来历。
1、牛刀小试
牛刀,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兵器,刀身较长,刀口较宽,很适合切肉等食品。《红楼梦》中便有“何必用牛刀,插入牛身中”,形容人力过于强大,采用过剩的强硬手段,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。后来,人们将“牛刀”用于比喻人的才能。牛刀小试便比喻初次小试身手。
2、牛鼻子掀不起屋顶
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比喻力量小,干不了大事情。因为牛的力气虽大,也掀不起屋顶,意喻力不足。
3、龙马精神
龙马,均为传说中神异的动物,而“龙马精神”则比喻个人精力充沛,神采奕奕。在唐代,有一位叫李白的诗人,积极进取、饮马饮驴,生活极其放荡,而其“龙马精神”的精神气质,留名青史。
4、牛郎织女
“牛郎织女”,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爱情故事,也是农历七月初七的民间传统节日“七夕节”的起源之一。传说织女是天上的仙女,为了逃避天帝的追捕,来到人间,遇到了勤劳的牛郎,两人共同生活后相爱,却遭到了天帝的阻拦,最终被迫回到了天上,天帝却同意让两人每年的七夕相会一次。这一故事以“牛郎织女”两个人的名字广为流传。
5、以牛口沾河
“以牛口沾河”,原指贫苦农民为了饮用河水,只能蹲在河旁,用嘴巴贴着水面,像牛一样饮水,以解渴意。现在用来指非常艰苦的生存状态,生活贫乏困顿。
6、卧薪尝胆
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中记载:“齐景公败楚师,还,过濮,人谏曰:‘楚人为公沮盖此,怀公负子思,必不待公而后至卫。’公曰;‘然,先为之。’乃却燔其庐舍而南,及楚人至,果如其言。因谓之卧薪尝胆。”卧薪尝胆形容人下定决心,决意去做一件事情而即使再艰苦,也要坚持到底。
7、牛马不如
“牛马不如”一般用来形容恶质恶行的对象。牛马,是中国古代传统的耕作工具,驾着牛马种田出产,为中国的农业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。而这个成语说明了将人类与动物作比较的明显反差。
8、化干戈为玉帛
“化干戈为玉帛”这个成语出自《汉书·张骞传》中。当时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,为了保证通商顺畅,需要和戎狄族进行联盟。而联盟的方式,就是“化干戈为玉帛”,即用贵重的玉石来换取对方的武器,表达了消除战争,谋求和平的愿望。
9、执鞭随牛
“执鞭随牛”,比喻人心灵手巧,有独具匠心之才,而在复杂的环境中能够自如把握局势,达到目的。这个成语的成因,主要和朱自清的《背影》有关。文章中父亲的手艺和执鞭随牛的比喻,显示了民族家庭中男人的本色与责任感。
10、吃老本
“吃老本”,比喻依靠已有的经验和技术去生活,守旧不开拓创新。出自《庄子·秋水》:“商鞅入秦,变法革俗,而国以成;齐景公以上品、下化,而国以亡。是故智者之身,藏于乱世;而后成于治业者,不以贪为虑也。是故君子不吃老本。”这里的老本指的是固有的经验和技术,而吃老本则表达了一种不思进取,不懂得吸取新经验的意思。
以上就是关于牛的十个常用成语及其来历,这些成语都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,深入浅出、形象生动而不乏幽默感。牛,已经不仅是一种动物,更是中国文化的象征之一。